动力电池的寿命只有10万公里!张捷教授这一炮“炸懵”了汽车圈
新能源汽车将会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相信很多人早就已经接受了这个结论,但是最近,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张捷,站出来唱了反调。
张捷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观点,言辞中充满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
简单介绍一下张捷教授,他是《环球财经》副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已出版的著作有《信用战》《房势》《房噬》《涨价的世界》《资源角逐》《霸权博弈》《定价权》,是经济学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学者。
张教授的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10万公里就要换一次电池,大约是三五年,而且每次换电池的费用就高达8万块,讲新能源汽车省钱的,从来没有计算电池成本。算下来,每公里电池的损耗费用是8毛钱。
另外他还提到,北方地区不适合用新能源汽车,因为低温问题,另外,电车加速是0-60块,但是高速上120就不行了。
在该言论发表之后,有人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张捷教授揭露了新能源汽车的,那就是动力电池依然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也有人认为,张捷教授的话有些过于夸张了,这是典型的保守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误解。
从张教授的言论可以看出,经济学教授毕竟不是工程师,术业有专攻,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还不一定都正确,其实我们可以把张教授的话做一个拆解,其中可能有说的有失偏颇的地方,也有一些事实。
首先,3-5年就要换电池,只能跑10万公里,显然是不对的。其实只要去问问开纯电网约车的就知道,很多都是跑了40万公里才换的电池,而且,现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强制质保政策是8年12万公里以上,车企的质保只会比这个更长,有的是首任车主终身质保,有的是8年15万公里,虽然终身质保的条件苛刻,但是强制质保年限,相对来说是比较靠谱的。也就是说,除非人为磕碰造成的电池损坏,否则踏踏实实开8年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而事故造成的电池损坏,也有保险赔偿。
而动力电池存在低温衰减,的确是事实,这是因为液态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决定的,在低温下,液态电解液会变得更粘稠,导致电池性能和容量下降,各家车企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池保温技术,但是也都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北方地区还是要谨慎选择新能源汽车。
电池老化会带来安全性问题,这也是事实,随着电池的内阻增大,内阻的增加会导致电池在充放电时,发热量会增加,热失控的概率就会变大。
电动汽车0-60加速很快,120以上就不行了,这话针对中低端的新能源汽车是成立的,但是随着各种高转速电机的加入,电动汽车的极速轻松突破200千米每小时,像特斯拉、极氪、问界等车型的实际极速都能超过200千米每小时,也就不存在什么高速加速性能疲软的问题,换句话说,同级别的电动汽车和燃油车,比120以后的再加速,依然是电动汽车领先,电动汽车主要输在持久性。
但是,张捷教授也确实揭示了,电动汽车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动力电池技术不成熟,存在年限衰减、低温衰减的问题,再比如说,电动汽车目前充电电费之中含的税费较少,而汽油之中包含了较高的税费,未来可能会改变这一局面。这些都是电动汽车目前客观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只能交给时间,比如说固态电池问世之后,会解决以上的大部分问题。
不过,我们也应该给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多一些肯定和包容,没必要以讹传讹,妖魔化动力电池的寿命,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 32.1%,截至目前今年的渗透率已达 28.3%,在排行榜中仅次于挪威、瑞典。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这一点不会因为部分人的言论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