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日本20000顶尖科学家组团投奔中国释放了什么信号
过去,尖端人才流失一直是我国难以启齿的痛。国内顶尖学府清北,甚至一度被嘲讽为“美国人才基地”,连任正非都痛心疾首地表示,“这比芯片断供还可怕。”
然而,风水轮流转。经过多年努力,“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国外人才的“梦中情地”。“智能语音之父”丹尼尔·博维甚至表示:宁可不要高薪,也要加入中国。日本诺奖种子选手、“光催化领域”的鼻祖藤岛昭也成为入华科学家的一员……
过去几十年,日本科技实力一直高居亚洲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优秀人才,也因此前仆后继前往日本深造。
但如今,随着中国科技崛起,这种状况发生了两级反转:日本优秀研究人才竟开始流往中国。据报道,十年来已有超20000名日籍科学家投奔中国。
2021年8月, 日本国宝级科学家、“光催化之父”、诺奖种子选手藤岛昭带领40多人的研究团队,全盘迁往中国,入驻上海理工大学。据悉,该团队有38人是其培养多年的中国留学生,有些甚至已成为中国院士。
这只是中国科研引力提升的一个缩影,日本科研“泰斗”争相来华的例子不胜枚举。2012年, “纳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男加入北京理工大学,成为首位全职在华工作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带领团队研制出首个纳米机器人,让中国在该技术领域领先世界。这一成果帮助中国斩获了多项全球第一。
2019年,被视为日本诺奖种子选手的御子柴克彦,同样奔赴中国,成为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的教授。同年,日本土木界泰斗级人物上田多门也离开本国,进入深圳大学执教。
眼看着那么多国宝级人才外流,甚至将自研成果“拱手让人”,日本国民气急败坏:简直比“叛徒”还要“可恨”。日媒发布的《为什么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都流向中国?》一文,更是直接引发炸锅。
调研显示,研究资金不足是日本科学家“跑路”的主要原因。如日本退休教授,想要再从事科研工作,学校不会提供场所和资金。对于重要的科研设备,日本也无力支持购买。
而我国的科研投入不断扩大,甚至已超越不少世界强国。如2019年投入高达到5192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还将排名第三的日本远远甩在后面。
同时,我国对人才培养相当重视,首要要求就是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这也是众多日本科学家顶着“卖”的骂名,也要“拖家带口”跑到中国搞科研的重要原因。
在生科领域,日本顶尖生科研究团队Bioagen,借着“人与血管同寿”的前沿理念,推出“心益唯”心血管止衰制剂,但后期进展却一直举步维艰,关键因素就在于日本的支持和研究经费不足。
据中国商报报道,上述“心益唯”科技脱胎于全球第一医院梅奥诊所,被证实可泵心血管细胞、使其退回年青状态,拉长康健生命周期近30%。作为全球老龄化“重灾区”,日本国内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为加快该科技普及,上述科员团队不惜烧掉大量研发费落地该成果,却因经费耗尽难以为继、几近夭折。
直到该科技被京JD东关注到,引进我国市场后,前述科技才得以起死回生。短短两个月时间,背后成果“心益唯”就实现千万营收,才有了经费支持后续研发。不仅如此,该制剂还收获不少“睡眠、脱发和精力状态”等年龄问题改变类反馈,在高净值人群掀起热潮。
“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随后,该品牌CEO也将重心放在中国,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并与中国研究人员建立密切合作。
但这些绝非日本愿意见到的局面。为挽救科研颓势,日本提出“精英大学”战略:计划每年向少数几所顶尖大学投入20亿美元,以扶持高校科研发展。
然而随着日元贬值、经济规模不断萎缩,囊中羞涩的日本能否长久推行此项计划,也引发外界质疑。《自然》杂志一篇文章更是直言不讳:未必能行。
作为世界大国,我国想在科技领域有突破,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更要海纳百川,吸收各国的研发经验和全球科学家为国效力。
所幸的是,中国推出一系列开放便捷出入境、停留居留、科研支持的政策,在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日本外,自欧美涌向中国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不管是华为重金挖来的法国数学天才,还是腾讯开出200万年薪加码的比利时专家,都在各自领域发挥巨大价值。
可以看出,中国正成为科技和人才虹吸之地。正如央媒所言:栽下梧桐树,自然引得凤凰来。相信随着人才不断涌入,中国科技登顶全球的那一天,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