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产ARIYA电池技术 安全是头等大事
与此前由燃油车为核心的汽车世界相比,在如今的电动车时代,传统车企的话语权逐渐减弱,更多的声量被一干后来的颠覆者与开拓者参数图片)(参数询价)们所主导。不过,虽然在智能与创新功能部分有所欠缺,但过去几十年甚至百年间积累下来的底蕴与技术储备也让传统车企们拥有着厚积薄发的实力。其实在众多的传统车企中,日产是十分特殊的一个,他们早在2009年就颇具前瞻性的发布了纯电车型——聆风,可谓先声夺人。而在去年推出的Ariya(参数询价)艾瑞雅车型上,则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他们对电动化的理解,并向我们展现了日产品牌在电动时代来临时的坚守。
作为一个始终把技术挂在嘴边的汽车品牌,日产对于电动车的投入与若干新势力不尽相同。他们似乎并不care那些屏幕、雷达以及算法,而是把主攻方向聚焦到了一台车最为重要的根本——安全性上。
有别于此前燃油车复杂的动力系统,电动车在宏观层面的确要更加简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安全风险会比燃油车更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更高。从此前发生过的种种危险来看,电池部分绝对成为了影响车辆安全的重灾区,所以在许多业内人士与网友的认知中,直接把电池安全与车辆安全直接画上了等号,所以这自然也就成为了日产研发电动车时的重中之重。
日产对于ARIYA电池的保护大致可以分为被动与主动这两大方面。简单来说,被动部分是通过对电池结构进行优化,尽可能地减小在碰撞发生时对于电芯部分的影响。在主动部分,则是使用相应的控制系统,来监控电芯的工作状态,让整个系统时刻保持稳定。而接下来,就让我们由内而外的剖析一下日产ARIYA的电池技术。
首先,在整个被我们称之为“电池”的部件中,电芯绝对是其中的核心,也是最需要去保护的部分。在ARIYA车型上,日产为其选用了来自宁德时代的90kWh三元锂电池,不过据官方所讲,与其他选用了宁德时代电池的车企不同,日产在电芯生产线上进行了更高规格的升级,对材料选用、生产工艺以及验收标准都有着更加严苛的要求。此外,他们还在电芯与电芯之间加装了气凝胶隔热膜,一旦危险蔓延到电芯部分时,它的存在也可以起到防火防爆的作用。
而除了以模组的形式进行常规的平铺外,该车的电芯模组还以双层叠式进行排列。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容纳更多的电芯。同时,针对叠式排列形式,还加入了双防撞保险杠,可以起到缓冲,削弱碰撞冲击的作用。
ARIYA的电池模组均被集成在了电池方舱中,而您可以把这个方舱理解为整个电池包。它采用了高强度的铝制材料制成,壳体四周的厚度达到25mm,可以给予电池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除此之外,工程师还在方舱内部额外设计了六道强化铝制横梁,可以很好地提高电池包强度,让电池模组在碰撞发生时尽可能地避免发生挤压。并在外壳边缘与内部均预留了足够大的变形区域,而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而至于阻燃与排热方面,该电池包除了在电池模组上加装独立盖板外,还十分巧妙的布局了导热风道。工程师在电池舱的外侧设置了水平指向车外的排气口以及中央贯穿式排气风道。一旦发生热失控,布置的风道可以迅速将热气体排出,保障电池安全。
除了结构部分的优化外,日产还在电池线束的布局上下了一番功夫。他们把精密线束都布置在了电池模组的中间,避免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对线束造成影响。同时使用双层绝缘体将电导管包覆,以此来降低发生短路的风险。
工程师还在车身四周与底部都预留了溃缩保护空间,同样可以有效防止电池舱挤压变形,并且还在电池底部采用了增强树脂材质,将车辆的底盘进行全覆盖保护,防止道路上的异物直接碰撞电池舱。
当然,以上提到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被动安全上,它们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在事故发生时保证电池部分的安全。而在日常用车时,如何对电池进行管理与监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东风日产艾瑞雅车型上包括了两套管理系统,分别为全工况电池精准管理(BMS)与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前者可以快速采集电池关键数据,并进行分析,确保高低温环境条件/多次连续快充情况下,都能保持最佳的充放电功率,有效提升整车续航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而干湿分离集成液态热管理系统则是将冷却回路集成在电池下壳,实现电池模组与液冷系统分离,并在电池温控系统回路中设有PTC加热器和冷却器,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智能控温,始终让电池处于最佳状态。
编辑总结:在新能源车军备竞赛愈演愈烈的今天,日产选择了电池安全这条赛道。不过,虽然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在意的方面,也是一台电动车的根本,但不可否认的是,与现如今十分火热的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辅助等领域相比,电池安全恐怕是用户最难去感知到的层面,数年的潜心研发或许最终会被打上“费力不讨好”的标签。可即便如此,日产也并没有在安全方面进行任何的妥协。而在有了安全作为基础后,我们也十分期待的想要看到日产在其他领域的发展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