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池”要来了?寿命高达90年还不用充电是噱头还是事实?
来自美国加州的能源企业NDB公司对外宣称要在2023年正式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核电池,为了避免大众的普遍质疑和恐慌,NDB在宣传时还特意加上了“完全安全”的字样,那么核电池汽车真的要来了吗?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聚焦的主要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但是其余能源的发展也在同步进行,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氢能源汽车。不过因成本和技术问题,氢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却并不高。
别说是氢能源,就是已经开始逐步普及的电动车现在仍然面临着棘手的技术难题,比如安全性、充电续航能力以及电池的报废回收等。那么核电池动力驱动汽车真的具备可行性吗?
其实核电池确实存在而且已经有投入应用的例子,比如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整套装置上搭载了一个重约45kg的核动力电池,以避免因火星气候变化影响探测器的续航能力。与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不同,核电池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利用核废料在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内能,把内能转变到电能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前段时间美国能源公司NDB对外宣称,将于2023年推出一款“完全安全”的核电池。从技术层面来看,核电池的确可以造出来,但是却没法保证绝对安全,是否真的能为汽车提供足够的动力也是有待观察的问题。从经济层面来看,核电池的造价相当昂贵,现阶段并不适合普及到汽车上,NDB很可能是在制造噱头。
要预测核电池的普及会有多艰难,氢能源电池的推广就是一个例子。欧洲部分国家拥有成熟的氢能源充电站,但是愿意尝试氢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除去成本上的限制之外,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没有安全保障一切等于归零,面对氢能源大家都如此谨慎,更何况是人人谈之色变的核电池。
核电池的总体造价肯定是个天文数字,NDB公司也对外表示将用钻石包裹核废料,考虑到公司宣称的90年使用寿命可能比五六辆汽车叠加的寿命还要长,而且还不用花费时间充电,这样的一款动力电池,价格又怎么会低呢?如果不是用来炒作的话,企业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这种缺乏有效盈利空间的产品上,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随着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一直都是困扰各大企业的难题之一。本来就是一个缺点,此时再把核电池推入市场,无限放大新能源汽车的缺陷,疯狂炒作新能源概念,最终只会让消费者丧失对新能源车的信任。
对于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从频频发生的电动汽车事故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部件配置,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除了安全问题外,续航能力、充电时间以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都是急需改良的领域,光是这些痛点的解决工作,就足以让各大车企间形成激烈竞争。
乍看之下90年的续航且完全不用充电,这简直就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答案了,可是无论是从经济消费层面还是环保层面来说,核电池普及到汽车上,现在还不具备技术实力。与其把焦点放在核能普及上,现阶段还不如研究如何突破现有能源的痛点,核电池是存在,但是依然只是一个炒作的噱头。
核电池的确存在而且已经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但是想让核电池在汽车领域发挥作用,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只能说愿景是很美好的。不过涉及到商业化后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光有技术有产品还不够,消费者的选择才是一切的根本。从各个层面来看,现在想把核电池推广到汽车领域还为时尚早,尤其是现在电动汽车领域还有那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