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智慧铸造国际品牌
“应该说公司几乎从零开始……从当初在深圳布吉单一的工厂发展到今天跨地区、跨国界全球化的国际大公司。
国际化方面,实现了全球的布局。比亚迪的汽车遍布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不仅完成了还打破了一系列纪录,我们是首家成功进军日本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在美国,我们的纯电动巴士市场占有率达到80%。
比亚迪在匈牙利、法国,最近在印度开始启动电动大巴的制造。另外,我们也招聘了一些国际化的人才,吸引了一些更加优秀的人才加入公司,我们也收获了许多赞许和荣誉……这些都验证了公司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比亚迪“走出去”的历史由来已久,追溯到早期电池的外贸订单生产,IT产品与国际大客户合作;再到海外成立办事处、分公司;再到汽车、太阳能等产品远销海外,如今云轨也在海外获得订单……
比亚迪以全球视野构建世界格局,“走出去”参与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在国际舞台上,参与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们的国际化之路,正在从简单的产品贸易转向资金、技术、产品、人才和品牌的全方位资源输出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手里有“三把剑”,一把是传统的燃油车,第二把是最新王朝系列的燃油车,第三把就是新能源组合(电动卡车、电车环卫车、电动叉车等)。
现在出去海外做生意,我们的销售员比以前更牛了,一个包拎出去:卖新能源大巴,暂时没钱买不起,没关系,我们有电动出租车;再不行,我们还有电动卡车可以卖,还有电动叉车,然后还有云轨。除了前面五大产品以外,我们还有燃油车可以卖。
云轨是公司现在的热点产品。“云轨”(Sky Rail)这个词是比亚迪提出来的,我们去审核注册商标的时候,商标局说比亚迪不可以注册,因为云轨是一个行业的词,百度上的解释就是“跨座式单轨”。云轨取代了“跨座式单轨”成了一个行业的代名词,成为了行业标准。说明比亚迪在整个市场的号召力与众不同,公司的战略走得非常精准到位。
近年来,比亚迪助力深圳、南京被评为全球C40城市,包括获得获得扎耶德奖,更大的意义在于:中国的企业在新能源领域走出国门,能非常自豪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能树立中国国家的品牌,非常不易。
比亚迪不断加大国际资源的引入,吸纳国际知名大师加盟,从形象代言人到产品设计,到底盘调校,到性能体验等,全方位打造比亚迪国际化、创新的品牌形象。
选择奥斯卡奖得主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做为比亚迪的品牌形象代言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环保标签。他的环保理念跟比亚迪的DNA非常吻合,比亚迪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跟小李子所倡导的环保、气候变化是息息相关的。
从研发人员来看,比亚迪也在全面布局,从沃尔夫冈•艾格做设计师,汉斯•柯克做底盘调校师,再到艾利索做首席性能体验官,希望从产品的设计到调校,使产品本身做到国际化,同时,还关注客户的体验。从产品设计制造到用户体验,都要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1998年2月,我们开始在香港租用写字楼。总公司当时员工少,业务还在发展中。我们一边装修,一边工作。
李总经常两边跑,整天要忙着见客户。有时王总、李总见完客户,也会来写字楼;有时赶时间,王总也吃了不少的快餐盒饭。看到领导们简单纯朴的生活和他们那种忍耐、敬业、争分夺秒的精神,让我非常敬佩。
那时,来香港的通行证很难办,名额有限,每人在港最多停留5-7天。销售员们一天见不完的客户,只能在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拜访。晚上他们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条件环境很艰苦,但大家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信心十足地去开发客户。后来李总又被公司派出去陆续成立了欧洲和美洲公司,开发国际市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99年2月,比亚迪香港分公司(BYD HK)正式注册。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我有幸走进了财经处的大家庭。目前,BYD HK主要处理经香港进出口业务和在香港产生的费用代付等业务,做为一个桥梁、窗口联系着海外公司和国内的各个事业部。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成功上市,获得了第一笔资金,实现了资本的国际化。有了资本的平台,公司成长得很快,从2003年开始多元化发展,进入汽车产业、太阳能产业……
有人说做销售很难,其实,在今天的比亚迪做销售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因为今天的比亚迪产业规模已经很大,销售渠道基本建成了。IT产业群我们可以跟所有的知名大客户联系起来,我们只需要长期有很好的产品,很好的解决方案,维护和扩大渠道。
我们在建东芝渠道时,知道公司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非常客观地让客户信任,后期合作还是靠产品。比如引进PC业务,当时公司花了很大的力气,把PC和平板做起来,我们是首创的。
公司能做的,销售员拉到订单,是完成本职工作。公司不能做的,拉到了订单,这是超越本职的,有附加值的。早年公司刚开始做锂电池时,还没有大规模量产,就有销售员拉到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订单,就很厉害。早年西门子手机项目,这是公司的第一款EMS手机,也是销售人员的附加值。再如当年东芝PC的Polymer组合电池,公司还没有大规模的量产经验,组合电池一致性要求、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东芝是不太信任我们。通过各种攻坚,我们最后拿到订单,把附加值做出来了。
一个有勇有谋的将士才是一名真正的战神,所以公司的人才要“软实力+硬实力”并存。所谓“国际化”一方面是指有国际化战略眼光和战略,另一方面少不了“走出去”的能力。流利的交流,不卑不亢的态度,过硬的专业素质,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坚定的意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国际化人才”必备的素养。
针对出国人才的储备,美洲汽车销售事业部培训部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了007项目,除了基础的语言、通用技能、产品知识、先进技术培训外,更是涵盖了诸如“跨文化沟通”、“创新思维”、“super E——超级领导力”等意识层面的培训,旨在增强比亚迪人才的国际化软实力。
目前美洲市场遍地开花,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地发展,公司在海外各市场招贤纳士,外籍员工培训必将为员工职业发展及市场顺利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在中东及非洲地区,最大的挑战是当地形势的变幻莫测,甚至有局部动荡或战乱,对我们业务的开展影响非常大,甚至会面临人身安全的挑战。
曾经叙利亚战乱,有个F3的车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我们,告知他的车钥匙丢了,无法正常使用。接到邮件,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最后鉴于客户的实际情况,免费为客户匹配了一套钥匙,快运给客户。客户非常满意,他说:“你们比亚迪是一家非常靠谱、非常负责任的公司。”对比亚迪来说,仅花了小钱就收获了国外客户的满意和口碑。
某代理商要重启与中国的合作业务,来中国考察了三家中国汽车品牌,包括比亚迪,还有两家国企。代理商厂长来比亚迪,只花1天时间就把相关的工作事项确认落实了。但在另外两家企业,厂长停留了两三周都无法确定,因为他收到的答复是“Check-Check”(我们再核对)。这家代理商觉得,比亚迪是一家效率非常高的公司,因为比亚迪尊重实际、尊重当地、务实高效,员工也处处为客户、为公司着想。
模具是工业之母,模具技术、工艺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比亚迪自创立以来,就十分注重模具的作用。2010年3月27日,比亚迪收购日本狄原公司位于馆林的模具工厂(TMC)。
日本员工和我所接触的中国员工,大家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优点。在沟通中我们互相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日本员工普遍比较勤恳认线点多陆续抵达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准备工作,清扫车间、办公室,对设备进行点检和维护。公司没有强制要求,员工们是发自内心地把公司当自己的家来维护和经营,对于设备维护大家都很悉心,有的加工设备已经使用超过了40年,但依然保养得很好。
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善,不给他人添麻烦,不给下个工序添麻烦,是日本员工普遍具备的职业道德准则。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支撑了我们在模具制造上精益求精,把细节做到极致,保证产品品质。
汽车冲压模具是浓缩工匠文化元素的行业,心浮气躁、追求短期成果的人一般不太适应,需要耐心和平常心。以前荻原新毕业的员工进公司后都要在车间进行3年左右的现场实习,从研磨模具、刷油漆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把基本功打牢后,才能从事设计、品质等其他工作。在日本有句谚语“在石头上面也要坐三年”,指要像修行者一样在石头上耐心坐三年,工作才能有所成就。
比亚迪是第一家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了大批量化生产。在当地建厂、出车,在巴西比亚迪也是第一家。
比亚迪在海外一开始就定位高端,我们在海外的口碑比其他企业要好很多,别人把比亚迪当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看待。
新事物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时间,反映速度足够快,解决足够及时。比亚迪在美国为客户提供六星级的服务,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柯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客户出现问题,立马去解决”。这不仅是提高自我的一个过程,也影响了客户对我们的品牌认知。
国外的技术改进会对国内的产品品质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在国外,我们遇到很多挑战,只要克服以后,对国内也会有提升。只有到国际大舞台上充分去竞争,才能真正提高竞争力。
比亚迪匈牙利电动大巴工厂位于匈牙利北部城市科马罗姆,这是比亚迪在欧洲投资兴建的第一座电动大巴工厂。
早在2006年,比亚迪电子就已进入匈牙利了,为了给当时的诺基亚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比亚迪2008年专门在匈牙利建了生产基地。2016年3月1日,比亚迪匈牙利大巴厂改建工作正式启动!
在匈牙利筹建工厂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们常常上午打上领带参加商务谈判,下午就戴上安全帽,现场跟进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有机会多次参加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的会议,会议主持方几乎每次都会提到比亚迪,强调比亚迪是中国民族企业在海外探索建工厂的典范,给海外华人企业树立了榜样;别的公司对我们也刮目相看,称赞比亚迪走出去的长远国际眼光。
而作为比亚迪代表的我们,心中总是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公司放眼全球“国际化”、“走出去”战略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而自豪。
打开心胸、思路去看这个世界。当换另外一个角度,用更高更宽的视野去看问题的时候,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了。例如所有的产品和研发,我们都拢络过来自己做,是不是最好的?如果市场上已经有很成熟的技术和理念,那我们为什么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呢?包括管理上也是如此。
只有融入当地,只能让对方接受我们的公司,接受产品,公司的文化才能长期发展。并不是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就是国际化了,更多的是管理模式、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跟当地融入得很好,才能谈得上国际化,否则始终只能说是“异国他乡”。
比亚迪在国外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包括现在云轨在海外也有订单,开辟市场最大的挑战是人才。我们缺的不是市场,缺的是能独立担当的、有全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有多少市场机会,我们就需要多少能独立担当的经理。每一个机会点,都需要有人去承担。现在的团队还年轻,我们会招纳更多有经验的人进来,带着大家往前冲。
做合格的比亚迪员工,心中要有梦想。为设立的目标而拼搏,不需要没有责任心、懒惰的人。另外,要人格伟大的人。
海风吹来,龙的传人当然不会弱不禁风。中国引进资金,也在引进竞争;引进朋友,也在引进对手。当古老的大门终于对外开启的时候,它的含义,绝不仅仅是对门外的人说了一声:“欢迎你”;更重要的是要对门外的世界说一声:“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