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们涌入中国“打工”
今天,以日本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正疯狂涌向他们曾经看不起的中国,端起中国的饭碗,干起无国界科研。
曾经痴迷外国月亮的中国留学生们,也争先恐后回到祖国,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人才“归国潮”正席卷而来。
去年,日本国宝级科学家、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跑路,带着研究团队集体跳槽至上海理工大学“全职打工”。
藤岛昭,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但你一定知道诺贝尔奖。他是光催化之父,此前已经数次获诺贝尔奖提名。
更可贵的是,这位大师在过去40年间,培育了38名中国留学生,其中他的学生江雷、刘忠范、姚建年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门三院士”的佳话在学术圈内广为流传。
被称为“微纳机器人之父”的日本科学家福田敏男,2012年就跳槽到北京理工大学,成为首位全职在中国工作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他指导中国学者创建了世界首个跨尺度协同生物组装微机器人系统,首次利用微纳机器人制作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血管,为人造器官替代衰死器官带来了福音。
福田敏男教授的微纳米机器人,有望把这个科幻电影变成现实。未来某一天,微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直接钻入完成某一大手术,再从某部位钻出来。
日本的脑神经科学家御子柴克彦,曾获得日本天皇奖,一直被视为日本冲刺诺尔贝生理学奖的有力人选,也在2019年加入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
日本人工智能专家石渕(yuān)久生,在人工智能方面在日本排名第二,则加盟了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
毕竟20年前,日本政府曾定下一项雄心勃勃的科学计划——“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之后,每年都能有点小惊喜。
因为这20多名诺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曾在美国进修,有许多科研成果是在美国实验室做出来的。
只是风水轮流转,日本科学家纷纷涌入中国,我们甚至可以期待下,接下来哪个日本科学家能在中国斩获诺贝尔奖?
2019年底,日本政府停止为其研究所拨发每年10亿日元的研发支援预算,大概折合人民币5633万。
所以,不是科学家不爱国,而是他们更热爱科研,像藤岛昭、上田多门等科学家,都苦于没有经费做科研,无奈跳槽。
日本媒体《TBS新闻》,在2021年11月7日刊登文章《为白越映什么科学界重量级人物都流向中国?「人才流失」一词无法概括的现状》,聚焦日本科历递学家集体流失心素验现象,直指日本科研经费的“小家子气”。
日本这些年经济失速,财政比较紧张,搞不起“大水漫灌”,就搞集中猛灌,集中扶持一些挣钱快、竞争力强的企业,变相“鼓励”科研人员找短平快的项目,对于短期内看不到回报的项目,经费会被压缩甚至直接砍掉。
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表明,日本政府在科研预算投入上,2018年只比2000年增长了1.15倍。
中国2016年比2000年增长了约13.5倍。2020年中国科研经费投入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是日本的2.1倍。
上海一出手,就要为藤岛昭教授新组建成立的材料与化学学院,并计划成立相关的光电材料和光催化方面国际性的研究院,预计资金规模将达到数亿元人民币!
一台可以把测定材料表面3D化的机器,要800万日元,北海道大学一直没给经费买,深圳二话不说就买来了。
难怪上田多门会说:在中国研究土木工程领域,可以获得比日本政府给得更多的项目经费,我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在中国更容易实现。
嗅到危机的日本政府,近期开始行动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承诺,将扩大对科研的投入,为日本大学提供10万亿日元(约881亿美元)的基金,旨在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根据《日经新闻》数据,由于日本对科研的不重视,日本的博士数量自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减少。
美国知名量子计算科学家、密西根大学终身教授施尧耘,2017年加入了阿里,担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术科学家;
德国神经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是诺贝尔奖候选人,因为无法继续忍受德国对动物实验的批评,接受了中国递出的“橄榄枝”,带着团队加入上海新的国际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
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60名,外籍院士高达12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名,外籍院士总数为111名,新增数量是直线上升。
原杜克大学的教授戴维·布雷迪,一直研究精密成像技术。他计划打造一个超级照相机,像素达到10亿级别,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已经把这项技术装配到警方的天网系统,还能应用到宇宙和微生物领域,遥远的星体、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病毒,都能尽收眼底。
随着大国崛起,中国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中国在科技人力资源和R&D人员总量方面,均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甚至居世界首位。
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看,过去十几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不断攀升,从2007年的14.4万人到2019年的70.4万人,增长了389%。
上世纪90年代,留学生们的回国率不足10%;现在是国内的饭碗比较香,留学归国比例在不断上升。
2016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79.9%)。
教育部数据显示,受疫情及就业移民政策收紧双重影响,2020年回国求职海归数量暴增七成,人数突破80万。
2021年意向归国留学生对国内就业环境更加有信心,选择毕业后马上回国就业的占比31%,较上一年增长6%。
根据《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的调查样本,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归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其中21%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5%任职于国企。
深圳中学2020年新入职老师名单上,就不乏牛津大学、波士顿大学、伦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的海归们。
展望未来,涌向中国的顶尖科学家们,定能借助中国完善的产业链条、齐全的中试平台、雄厚的资金实力,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