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十问中国制造合力应对制造大变局
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原本中立的制造,已经上升为了影响性的“地缘制造”,这种呈现了国家意志、产业变迁和企业家雄心这三种不同交织力量的形态,已经远远不是传统的禁运清单(如限制国外特定技术流向中国的瓦格纳协议)所能够表达。
地缘制造,是一种掺杂了非经济因素的区域联盟竞争力。这两年尤其常见,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工业国家都在强调如何把供应链搬到本国,强化本地制造。当性,被置于供应链自由流动性之上,超越了经济性的时候,地缘制造就开始出现。
地缘制造,首先就是国家意志的较量,在有些场合它变成了被人诟病的产业政策。其次,地缘制造与供应链攻防战密切相关。它会使得区位的科技优势和供应链制造能力重新组合,以便发挥更大的作用,资本的力量会在技术和人才之上形成强势叠加。地缘制造还与企业家雄心有关,这三种不同的力量的交织将为制造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面对地缘制造呈现的国家意志、产业变迁和企业家雄心三种不同的力量的交织。中国制造企业,将如何应对?
不妨将全球制造格局分为长中短三个周期来看。长周期是国家较量,中周期是产业形态的弯曲和产业板块的重塑,而短周期则是企业家需要做的事情,积极迎接全力的制造统治力法则。理清楚这三个周期中的十大问题,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国际化一路顺风顺水,国运昌盛。但这两年受到了一定的阻力。然而,值得识别的是,这个阻力不是全球化的阻力,而只是国际化的阻力。
全球化是以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看问题,表达了“我是你们”;而国际化则是以平行系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我和你们”。尽管有地缘制造,但却并非否定了全球化分工的存在。全球化依然势不可挡,但毫无疑问,国际化逆流已经长出与众不同的尖角。每个国家都在盘算自家制造的安全性和更大的利己性,这使得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差异性开始变大。
供应链的流动性受阻,就是国际化逆流的最明显表现,很多国家强调制造的安全性。其实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性一直是美国国防部最关心的问题。美国工业的发展就是以军促民、军民两用,各种民工技术从军工、从航空航天开始分级扩散。因此美国国防部最为关心基础工业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支撑美国国防工业的要求。十几年来,每年都会出台一个美国制造供应链弹性的报告。然而,在2021年10月美国财政部对过去一年制裁情况的回顾报告中,发现制裁并不是特别有效。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实行制裁,意在重振制造业,打压外部供应链;然而与其他国家的紧密合作也不见效。
世界制造与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合作意愿,仍然非常强烈的存在。美国如果寻求有限脱钩,很多利润就会转移到其他国家。
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很容易被误解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其实这只是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关。那就是高质量消费,需要同时带动整个上游供应链的升级。这是消费者、品牌制造商和上游供应链的三家合力的局面。
Z世代的消费观正在变得强大。这批199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品牌观跟传统消费人群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这批年轻人更容易受情绪化的社群和意见领袖所吸引。从多层面来看,国人对国货品牌有了更高的趋同度。
中国从2009年开始电动汽车的规划,在全球都是抢先一步,为现在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先发优势。而现在动力电池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自主采购,使得中国激光装备迅速杀出一条血路。中国激光在过去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全链条的全面突破,占据全球近60%的市场。全世界的激光玩家,都必须看住中国市场。而激光加工的发展,正是靠着动力电池、光伏、消费电子等这些国内大发展的行业。
从高品质消费开始,中国制造呈现联动式突围。从消费者端,到品牌制造商,到装备制造商,完成了全链突破。
1908年福特以一己之力,让流水线模式成为美国制造系统的象征;杜兰特先生以别克汽车为基础创立了通用汽车,呈现了多元化和分布式制造。随着其他的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的努力,全球化分工已经豁然开朗。再观特斯拉在过去5年的8次并购,基本上全跟自动化工程有关。如今它的市值,已经轻松突破万亿美元,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制造系统。从福特先生在胭脂河建设的超级工厂到现代的特斯拉自己研究机器、购买,呈现出来的是供应链的形态,正在出现新的变化。
然而最近这几年电动汽车呈现出电池成为“领导者”的全新的价值取向。汽车制造商开始纷纷跟电池厂合作,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结盟。芯片更是如此。主机厂向零部件厂商示好,这是汽车百年历史从未有过的现象。汽车产业新形态正在不断成长,未来最令人震撼的产业形态,一定来自汽车。
来到制造的中周期,第一重要的是看产业生命的新陈代谢。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不要总把目标瞄准战略新兴产业,因为中国制造的根基,还是扎在传统制造。先进制造和传统制造不过是一个时间的反函数,传统制造,才是先进制造的根基。中国的传统制造,逐步走向先进制造,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给传统制造插上新翅膀。
例如,特斯拉采用独树一帜的压铸一体化工艺,进行车后身的铝合金制造。促使高吨位的压铸机,成为行业里的香饽饽。制造新工艺,会拉动传统装备脱胎换骨,对现在中国传统制造有了更新的认识。
国资委在819文件里谈到国有企业的担当和科技创新,首当其冲的是工业母机,第二才是芯片。这也导致工业母机,这个概念一下子颇受资本的追捧。很多人都火急火燎地去查找“工业母机”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除了机床之外,工业母机也应该包含“铸、锻、焊、热、表”这些最常规的工艺。一一翻过去,传统制造里面全是高科技。先进制造与传统制造并不分家。
实际上,不能把“专精特新”用一种情绪性的色彩定义成民族制造的英雄。对中国这样多元多层次的制造大国来讲,专精特新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性策略。因为只要一家技术突破了,必然会涌进更多的企业,很难成为想象中的少量隐形冠军。(隐形冠军是德国西蒙提出来的一种德国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就是寻求在非常细小的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在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很少有着全球化的格局。这意味着,德国隐形冠军的模式,对中国未必适合。
再看正在发生高度进化中国的激光产业,全球激光,中国激光看汉深(武汉和深圳)。下游装备很发达,如大族、利亨元、帝尔在PCB板、动力电池和光伏领域,深耕壕沟;而中游的激光器如武汉锐科、深圳创鑫、上海光惠都逼得美国老牌企业IPG节节退缩;而最上游的光学晶体如福建福晶、特种光纤如长飞,也是能打能战。
要想改变低利润的现状,需要的仍然是时间。可持续发展并不排斥低利润。只要有利润,无论多低,它都是燎原星火。中国现在是汽车动力电池大国,这片土壤最早是来自消费电子的手机电池。昔日的飞毛腿品牌,扛起中国手机电池的半边天。现在飞毛腿可能已经跑不动了,但也有70亿元的产值。最重要的,它为产业的横向漂移,留下了大量的人才。这个过程,就是知识流动、重新开花的结果。保持技术代差,不追求绝对领先,形成国别制造之间的利润代差优势,这就是高利润的产业形态。可持续的发展,极有可能以一种接棒式的行为,实现产业的延续。
首先是用户需求的反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下游用户会对国产制造商,流露出精心培育的心思。甚至是国企,也在小心地张开双手,去拥抱国产品牌制造商。只有用户工厂,把车间现场、工艺经验开放给上游供应链,上游制造商才能得到快速的进步。
第二个变量则是产业资本。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一种音量,让外部人听得见这个行业的未来。只要能让资本看到未来和人为行业代言,并注入正能量,这个行业就会更多的资本注入。
通过软件的透镜,从了解工业软件的逻辑开始,机械产品,进化到机电一体化,再到现在的机电软一体化,整个工业品进化逻辑来理解数字化转型更容易。
在软件对制造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中国企业家的技术能力,会出现一个断层。一个企业必须从顶层开始,补齐软件的能力。各企业都在向软件行业进军,例如:无论是排名第一的美敦力,还是紧随其后的强生和雅培,这些1000亿美元收入的企业,都在大张旗鼓地深度布局远程手术、数字化护理等。而这种战略的核心,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收购软件公司来实现。
从多个角度出发,数字化转型可以不拘一格的。从商业模式来讲,可以从开拓订单和关爱客户入手;而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合规和去碳则是必须需要做的。就双碳战略而言,早日去碳反而成为一种碳金竞争力。数字化转型的罗盘,总是要转起来,应时而动,量力而行。
质量是中国的老生常谈问题,然而,随着长周期和中周期的叠加,质量已经变成一个战略性问题。所有的中国制造,只有四个问题:第一是造的不够快,第二是造的不够准,第三是造得不够好,第四就是造的不够格。
虽然是老话题,然而企业家还是要抖擞精神,看清楚“质量”这个老对手,重新建立质量思路,形成“新质量思维”。新质量思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质量体系中,把用户加进来,在功能之外,充分考虑用户的体验。新质量思维,值得每个企业家,在短时间内重置观念。
中国制造现在要从单打独斗,走向联手,需要的是走向一种“灰度创新”,制造界的价值并不是微笑曲线的一个单线条,而是类似兔耳朵一样的重叠区域。在这由几个组织之间共同合作而形成的灰度区域里,知识跨组织流动,创新是以混合的形式发生的。对于制造型企业,并非只有“源头创新”、“设计创新”、专利等,在工厂现场,通过与上游的设计,以及下游的用户,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
智能制造不一定全是智能和大数据的事情,也要学会向传统制造损耗的每个百分点开刀。唯有企业联合,把面向对象优势考虑进去,才能真正走向共赢。
重新思考传统制造业的力量,借助于供应链的联动能力,打造新型伙伴,是企业家在短周期内值得审视的战略
从长周期来看,全球供应链的流动性正在人为受阻,供应链攻防战在地缘制造开始发挥作用。从中周期来看,核心问题是产业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传统制造的熠熠生彩和多样化的面貌,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亮点。而从短周期来看,这是企业家最能把握和决定的。数字化转型、新质量思维,以及跟供应链的联合创新,成为应对制造大变局的有效手段。
中国制造的当下,正是三个周期的叠加。对企业家而言,长周期来看,需要登高望远,看到格局;中周期则是围绕产业;短周期则需要重新发展思维,对数字化、新质量、伙伴关系等有一个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