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行业员工离职引热议蜂巢、孚能留不住人
行业在近年来的市场上都占有足够的比重,但电池企业为何会出现如此高的离职意愿度?其中的原因着实令人好奇。
是电池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员工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出了问题,还是行业发展的压力、企业管理模式的问题?企业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装车前十名中唯一一家未上市企业,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部,成立于2018年。并在2022年11月18日公布了首版科创板上市招股书。
天眼查数据显示,蜂巢能源的第一大股东是保定市瑞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9.4%,保定瑞茂则由长城控股100%持股。
在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和-8.97亿元,3年半时间亏损超30亿元。
公司表示,由于当前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此外,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也可能影响到电池员工的离职意愿。不良的管理体系、缺乏发展空间、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都可能让员工感到失望和无助,从而选择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GGII依据终端零售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303.0万辆,同比增长38%,带动相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42.8GWh,同比增长42%。其中,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139.0GWh,占整体份额的97%,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
电池行业终端零售数据目前向好。但企业员工的离职意愿度如此之高,是否从侧面反映了员工焦虑程度高,行业内卷问题越来越严重。
前三十强的电池企业中蜂巢能源的离职意愿度最高,从第四位企业欣旺达开始,先导智能、宁德新能源、宁德时代的离职意愿度也都超过4%。这些企业离职意愿度高的同时,招聘量也大,说明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大。那么员工对于自身被优化的焦虑也愈发明显。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今年1-8月的数据显示,国内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456.2GWh,同比增长46.3%。1-8月,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出口达87.9GWh,同比增长163.2% 。1-8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19.2GWh, 累计同比增长35.3%。
行业数据的高额增幅是可以预见的峰值,随之而来的便是下跌。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也说过:“2021年和2020年这两年(动力电池)市场非常紧缺,所有人就看到了机会。但一扩市场增速就回落了,扩张的速度没回落,就出现了阶段性的过剩。”
行业内卷带来的焦虑已经从企业统一层面下达至了员工。部分企业员工的情绪受到企业作出的不合理安排的严重影响。而情绪进而影响行为,导致了员工离职意愿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