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胜电子冲刺IPO!实控人夫妻持股超85% 上市前突击分红92618万元
6月30日深交所官网披露了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胜电子”)招股说明书,此次品胜电子计划在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
招股书显示,品胜电子此次预计融资金额7.5701亿元,其中深圳生产基地搬迁扩建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4.19亿元、研发中心及总部办公建设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2亿元、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38亿元。
记者发现,虽然近年来品胜电子营业收入维持增长,但其净利润连年下行,研发支出、发明专利数量等指标远低于同行。《华夏时报》记者就有关问题向品胜电子寻求置评,未获正面回复。
品胜电子成立于2003年,公司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制造商和品牌商,长期致力于移动电源、充电器、数据线、内置电池及其他智能硬件等3C 智能周边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并通过广泛的渠道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本地化生活服务。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42亿元、13.28亿元和13.29亿元;净利润为1.02亿元、1.01亿元和9714.03万元。北京某券商营业部刘经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报告期内有所增长,但营收增速已经出现停滞,2022年同比仅增长0.01亿元,净利润持续下滑且2022年跌破亿元关口。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品胜电子主营业务分为充电系列、手机内配和创新电子。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主营业务中,近年来充电系列一直占比较大,占比均保持在60%左右。不过,记者也发现,与充电系列产品有所不同,手机内配产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三年的时间其占比从30.99%降至15.7%。
与此同时,品胜电子的综合毛利率存在波动,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7.30%、33.22%及34.47%。业内人士表示,总体上看,品胜电子综合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常规而言,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
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如果企业生产的这类产品相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其质量、功能价值要占有优势,那么产品的价格自然是采用高价策略,反之如果是经营大路产品或夕阳产业,市场比较饱和,那么只能是取得随大流的销售价格,取得平均的销售毛利。
不过,品胜电子在其招股书中的解释是,公司毛利率主要受产品结构、市场价格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行业快速变化的特点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必须快速适应行业技术的迭代升级、响应市场需求的频繁变动,继而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维持稳定的毛利率水平。
品胜电子也坦言,如果公司的产品开发、技术研发停滞不前,或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而公司未能及时响应下游需求的变动,或公司无法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则有可能出现公司毛利率水平波动甚至下滑的情形,继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为赵武,实际控制人为赵武和吴炜崝夫妇。赵武直接持有公司78.77%股份,同时通过四川德先控制公司3.30%股份,通过成都品愿控制公司0.65%股份,通过品胜远景控制公司0.45%股份,通过品胜共创控制公司0.28%股份,通过品胜共赢控制公司0.21%股份。
吴炜崝直接持有公司1.65%股份,与赵武一起通过四川德先控制公司3.30%股份。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85.32%股份。品胜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赵武和吴炜崝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认定不存在争议或其他需关注问题。
不过,刘经理表示,实际控制人持股达8成,这容易导致实际控制人持股集中的风险。而且,发行人在IPO审核过程中,特别是问询环节,实际控制人持股过多,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若股权过于集中,控股方容易对公司的管理以及经营战略的规划、等重大事项形成垄断效应。未来即使成功上市,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在股份套现时,容易引发股价剧烈震荡,进而影响中小股东的权益。
据了解,品胜电子实控人赵武,男,1969年8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武于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1990年8月至1992年3月在成都512厂子弟学校担任教师;2000年1月至2003年11月,创办成都德先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
2003年12月至2008年10月,创立德先电子(后更名为品胜有限),并担任品胜有限执行董事;2008年12月至今担任品胜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2020年 10月至今,任广东省电子数码行业协会法定代表人。
作为品胜电子的另一位实控人,吴炜崝,性别女,1970年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吴炜崝于1991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1991年8月至1993年11月在西南大学任助教;1993年12月至1998年 5月在重庆电视台担任播音员;1998年6月至2007年7月在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担任主持人;2008年12月至2015年4月担任品胜电子监事会主席;2019年 4月至今,任香港品胜业务主管。
从就职履历上看,在2008年前吴炜崝一直在从事着与电子消费无关的工作,直到2008年开始才参与到品胜电子的管理工作。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三年来营业收入没增长,净利润还出现下滑,但品胜电子的分红力度较大。2020年没分红,2021年现金分红4630.90万元,2022年再次现金分红4630.90万元,这意味着上市前夕突击分红9261.8万元。
对此,上海某私募基金王经理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IPO公司在上市前夕突击分红的做法较为普遍,有这类行为的企业容易引起监管关注。这种行为同样会给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即“这家IPO公司并不差钱”。
除了上市前夕突击分红的问题外,品胜电子在研发投入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4451.57万元、4803.63万元和 4957.27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90%、3.62%和3.73%。报告期内,发行人研发费用率较为稳定,整体研发费用投入金额有所提升。
记者发现,品胜电子的研发费用始终未能有明显增长,3年多时间一直未能突破5000万,而且研发费用率投入占比始终低于4%。对此,品胜电子在其招股书中的解释是,近年来公司聚焦于具备一定技术要求的产品及功能开发,已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完成了如闪葱共享充电宝产品、储能电源产品的阶段性研发工作,并已经进入商业化环节。同时,公司亦在积极加强与外部具备领先技术实力的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合作。
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品胜电子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9%、3.62%、3.73%。但与可比公司平均值相比较,其分别为4.60%、4.84%与5.74%。记者发现,品胜电子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与安克创新相比较,更加不具备可比性,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7%、6.19%、7.58%。
对于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的原因,品胜电子在其招股书中解释,公司整体业务处于转型成长期,各部门均对资金需求较高,致使公司投入至研发方面资金整体相对有限。
不过,对于研发费用率,王经理表示,研发费用率和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率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研发费用率是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所发生的费用所占比例,研发活动包括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的活动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其中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由委托方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率的高低意味着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投入多寡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研发费用率也是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所必须的数据。
另外,据招股书显示,品胜电子始终专注于3C智能周边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截至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证明之日(即2023年3月1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持有1,02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7项,实用新型99项,外观设计917项,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与研发能力。
常规而言,在专利技术中,发明专利的含金量最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专利中更具备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品胜电子仅有7项,占比还不足1%。而截至2022年末,同行中拥有发明专利103件,奥海科技拥有发明专利56项,这几家企业的发明专利均高于品胜电子。因此,研发投入对于企业来说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