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遍世界的导弹、海湾战争中的主角:“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一个已经被大众接受了的词汇,指的是冷战期间,苏联开发并广泛出口的一系列战术导弹,其次还泛指别的国家根据苏联原型广泛发展的许多种导弹,在美国,“飞毛腿”被泛指为任何国家的不是从西方原型发展出来的弹道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研究制造的一种近程地对地战术弹道导弹,是德国v-2大导弹的仿制品,有A、B两种类型,可以装备常规弹头和核弹头,采用车载机动发射。

  飞毛腿B导弹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和地面设备两大部分,地面设备主要有运输起竖发射车,车长12米,宽2.9米,高2米,最大公路速度是60千米/小时。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最大的失败就是找不到伊拉克的“飞毛腿”发射系统,当时,美军前后共开展了2493次“飞毛腿”大搜捕行动。结果竟然连一发“飞毛腿”导弹或者移动发射装置都没能发现,最主要的战果就是破坏了几辆给导弹加注燃料的卡车和原东德生产的假冒“飞毛腿”。正是这种十米长的苏联设计的导弹击中了美国在沙特的一个兵营,结果造成28名美军死于非命,这一数字占到整个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伤亡人数的20%以上。

  飞毛腿导弹可以预先在测定的发射点位置上实施定点发射,即有固定发射阵地时,准备时间可以短些,车队进入发射阵地,不计算车辆展开时间,从预测阵地、起竖、加注、检查、撤收车辆到点点火发射、最顺利的时候需要45分钟,也可以在未经测定的发射阵地上实施机动发射,但是准备时间较长,需要1到1.5小时。

  苏联作为“飞毛腿-B”导弹的发源地,不仅将淘汰下来的导弹全部出口,还出口了大量发射、起竖、运输三用车,从1973年开始,出口到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家。除此之外,还向伊拉克、伊朗、朝鲜等国家出口导弹生产线。

  对于目前的热点国家之一,也是中东地区的导弹生产大国伊朗来说,引进飞毛腿导弹的过程,也基本上就是吸收掌握导弹研发生产技术、建立本国导弹工业的过程。飞毛腿导弹虽然未能使伊朗赢得两伊战争,但是伊朗在其基础上自行研发出性能更高的“流星”系列战术弹道导弹以及中程弹道导弹。目前“流星”系列弹道导弹已经形成了战斗力,并且其射程能够覆盖欧洲部分地区,成为伊朗对美国和西方实施战略威慑的重要手段。